当前位置: 首页> 保障分类 >农村养老保险计算器-北向债券通今日上线

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债券包括海外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公司。通过债券挂钩,外国投资者不必进入内地,只有通过香港的国际债券交易平台才能与外汇交易中心(ChinaExchangeTradingCenter)相连接,才能投资于机构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目前,国内债券规模约6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1.3%由海外投资者持有,绝大部分为国债和政策银行发行的债券。

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上周末宣布,北向债券通与今日正式开通,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一新的渠道购买在岸银行间债券,至此境外机构投资者基本上可以投资国内所有的柜台交易债券。

据数据统计,目前国内债券规模约65万亿人民币,其中1.3%由海外投资者持有,绝大部分为国债和政策银行发行的债券。自2016年开始,我国逐渐允许海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此次北向债券通的开启将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投资渠道。

目前,北向债券通面向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包括海外的银行、保险、证券及基金公司,市场预期初期受市场因素影响,流入资金可能不会太多,但中长期将推动我国债券纳入国际主流指数,有望带来数千亿元境外资金。

初期以持币待购资金为主

面对我国庞大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北向债券通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市场预期,初期资金主要来源于看好我国债券并准备买入的机构投资者,新增资金预期不会太多。

实际上,海外主要机构投资者已经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据了解,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于2016年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目前符合央行要求的境外机构可以通过QFII、RQFII、银行间开户等方式进入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债券通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加便捷的投资渠道,而非首次向境外机构开放。

据数据统计显示,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约8000多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末,共有407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已经基本参与到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中来。

2016年2月底,央行宣布银行间债市向绝大部分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后,出现了一波海外资金投资境内债市的高潮。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2月至2016年底,境外投资者连续十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累计金额达到2300亿元。对于已经参与投资内地债市的境外机构来说,新增渠道提升了投资的便利程度。

从根本上看,债券通可以视为一项投资的便利化政策。香港交易所主席李小加表示,债券通开通后,境外投资者将会以更加熟悉的方式来投资内地债券,与投资美国国债或其他国际债券的方式更为接近,境外投资者的潜在需求会非常大。

简单来说,境外投资者不用直接进入内地,只需通过香港的国际债券交易平台与外汇交易中心联通,就可以投资机构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海外投资者而言,在新的债券通制度之下,他们可以沿用现有的交易结算方式,从而节省对债市的交易结算、法律制度等的学习成本,由此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门槛。

据介绍,之前通过传统的QFII渠道投资债市,海外机构需要申请牌照、获取额度、在境内备案开户,并在内地进行投资的清算。但在债券通渠道下,境外投资者只需在香港金管局开户,不用直接进入内地交易。香港作为金融自由港,资金进出自由,不存在牌照及额度等问题,因此大大方便了意欲投资内地债券的投资者。

债市受汇率因素影响

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仍然需要参照基本面做出主动决策。由于在岸债券的收益主要由债券票息、买卖差价和外汇套保成本构成,诸多政策和市场波动都会影响债券投资的最终收益,短期对在岸债券不乐观的境外机构或持观望态度,但一部分看好债市且持币观望的境外投资者会选择由新渠道入场。

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美元强势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出现了一轮国际态势,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变动、资本管制加强等对国际资本流入的速度和规模都有显著影响,直到今年年初,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仍属减持状态。

不过,近两年在经历了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后,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利差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者的对债券的投资热情开始回升。据招商证券测算,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在2015年8月的“811汇改”之后有所下降,但主要缩减部分在于人民币存款;截至今年3月份,债券与股票部分的持有规模已回至前期高点。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公布的2017年5月份债券托管数据,境外机构5月份共增持人民币债券45亿元。分券种来看,境外机构当月共增持利率债42.5亿元,其中增持国债50.6亿元、小幅减持政金债8.1亿元,显示出我国国债更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

数据还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3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在我国债券市场整体中的占比则由4月份的1.31%小幅上升至1.32%。有机构预测,境外机构在债券通开通后,会再择机增持人民币债券,尤其是国债品种。亚洲创富证券行政总裁潘铁珊指出,债券通开始后,初期参与者不一定很活跃,可能出现一个探索的阶段。在此阶段,国债以及较好的地方政府债比较受关注,待后期逐渐铺开后,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对象或会向大型企业债转移。